法國一被稱為“大師級”的品牌爆雷。
日前,據國際美妝媒體《Premium Beauty News》報道,法國護膚品牌Jo?lle Ciocco被法國國家健康產品及藥品安全監管局(下稱L'ANSM)全面禁止生產、銷售以及使用,并停止一切品牌相關的市場活動。
報道稱,這項決定在法國十分罕見,由于Jo?lle Ciocco某些產品違反法律規范,包括但不限于添加糖皮質激素違禁成分、無法提供產品安全報告,所以禁止該品牌銷售,直到品牌完全符合現行法規要求。
截自《Premium Beauty News》報道
化妝品觀察發現,在國內淘寶等線上平臺,該品牌產品仍然在售,在小紅書上,該品牌熱議度和好評度頗高,被稱為“小眾寶藏護膚品牌”。
不止是JOELLE CIOCCO,近幾年,如聯合利華旗下品牌The Laundress、日本DHC、法國Oud Dubai、韓國NICH-D等品牌都先后出現因成分下架產品、被罰的情況。對此,一品牌方人士表示,國際品牌不代表安全,無需對國際品牌有太多濾鏡。
被列“九宗罪”
創始人曾為歐萊雅研發顧問
在此次事件曝出之前,Jo?lle Ciocco一直維持著專業院線護膚品牌的形象。
資料顯示,Jo?lle Ciocco創立于1988年,創始人為品牌同名者Jo?lle Ciocco,其行業資歷深厚,為著名生化護膚專家、多家大化妝品公司的顧問分析。其中,最能為該品牌背書的是,Jo?lle Ciocco曾是歐萊雅“煥彩夢之隊”的成員,而該組織成員全球一共只有10位,負責歐萊雅集團所有方向的研發和技術,Jo?lle Ciocco是歐萊雅集團護膚線的資深研發顧問。
在產品端,Jo?lle Ciocco產品線一共有五條,包括明星產品線、高級護膚線、冬季護理線、抵抗污染護理線以及男士護理線。主要產品共33款,包括水(緊致調理水、牛奶水、治污水)、乳液(平衡修復乳液、抗衰老緊致乳液)、精華(細胞新生精華、排毒精華)、面膜、潔面等。
此次Jo?lle Ciocco在法國全面被禁,據權威時尚專業媒體WWD報道,是源于沒有遵守歐盟化妝品法規、跨越了化妝品與藥品之間的界限。
截自WWD報道
報道稱,L'ANSM與DGCCRF(法國競爭、消費和反欺詐總局)進行的一次檢查中發現,Jo?lle Ciocco在某些專門為客戶準備的產品中含有倍他米松,而這種類固醇用于藥物成分,只能在醫療處方的框架內使用。
在業內,倍他米松是一種非常廉價的激素,從動物的腎上腺皮質中提取,如果長期使用含該物質的化妝品產生依賴后,易形成了激素依賴性皮炎,或造成皮膚硬化、真皮斑等不良反應。
而除了使用倍他米松外,L'ANSM還細列了Jo?lle Ciocco其他8條違法法規的情況,如標簽中缺少所需的注意事項和警告標志;缺乏專門配制的化妝品的安全報告、既定配方、標簽;某些產品特別是芳香乳液和清潔油中含有違禁成分百合;某些產品十甲基環五硅氧烷“D5”濃度超過規定的最高閾值等。
目前,Jo?lle Ciocco中國區官網已停止運行,官網界面顯示“這個地方正在重建,我們很快會再見?!?/p>
截自Jo?lle Ciocco官網
國內仍在售
在Jo?lle Ciocco于國外被禁的同時,國內線上平臺卻依舊在銷售。
化妝品觀察發現,在淘寶,有29家全球購商家仍在售Jo?lle Ciocco。其中,有商家表示:“Jo?lle Ciocco只是在一年前停產過一個根據客戶特殊需要生產的噴霧產品,并且很早就已經未售賣?!彼麖娬{,這款特定噴霧,從未在一般分銷網絡渠道出售,也未在線上售賣給客戶。
該商家還表示,Jo?lle Ciocco 曾發出公告,表示“ANSM法國藥品和保健品安全機構要求我們暫停小劑量的特定噴霧生產?!?/p>
但對比時間線,該特定噴霧禁售事件與此次Jo?lle Ciocco被禁事件并非同一起。對于此次最新發生的“被禁”事件,該商家未有更多回應。
不過,也有商家稱,并未聽說Jo?lle Ciocco在法國被禁售,并表示目前線上所售商品皆有現貨。在新媒體電商平臺小紅書上,目前也未有用戶發出Jo?lle Ciocco被禁的消息,關于Jo?lle Ciocco的帖子皆是關于其功效的討論。
但在線下平臺,化妝品觀察注意到,今年2月,位于無錫的護膚·香氛·生活方式全球集合店OH SPECIAL曾在官方微信號上重點介紹Jo?lle Ciocco品牌,但截至發稿前,已無法搜索到相關產品。
對于上述國內線上商家仍在售Jo?lle Ciocco的情況,一資深行業人士告訴化妝品觀察,各國法規本質上是相互獨立的,且不同國家禁用目錄也有區別,即使添加違禁成分,國內是否禁止該品牌也需視具體情況而定。
另一法規人士則指出,所有在中國銷售的化妝品必須符合《化妝品衛生規范》,且所有進口化妝品實行嚴格的審批、備案制度。而目前,在化妝品備案信息平臺,并未查到國內關于Jo?lle Ciocco的備案信息。
海外品牌頻現“安全門”
成分成重災區
不止是Jo?lle Ciocco,在化妝品行業,經梳理發現,多個海外品牌都被曝出含禁用成分或物質等,這些安全問題大多為以下幾種情況:
其一,因細菌污染被召回。
如2022年,被聯合利華收購、號稱 “洗衣液中愛馬仕”的The Laundress發布安全通知,要求零售商立即停止銷售、消費者立即停止使用所有The Laundress的產品。通知表明,該品牌部分產品中存在微生物污染情況,將帶來安全隱患。而后,國內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回了系列產品。
同年,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KAO USA Inc某款保濕霜、PM Concepts LLC保濕噴霧等3款產品皆因檢測到細菌被召回。
圖源攝圖網
其二,因添加禁用成分或非法添加被罰。
在海外品牌中,添加禁用、限用成分是常被曝出的問題。據國家藥監局藥品評價中心《警戒快訊》,2022年5月,法國一款品牌名為Oud Dubai的沐浴露被查出含有防腐劑甲基異噻唑啉酮(MI)(測量值:0.00245%),并含有未表明成分氯苯甘醚和苯氧乙醇;德國一款品牌名為Uncut Henna的眉用產品含有過量的對苯二胺 (強皮膚致敏劑)。
同樣是2022年,日系品牌DHC因兩款男士護膚品含有限用物質“羥乙磷酸四鈉”成分,被罰100多萬。
此外,2019年,韓國NICH-D牙膏因檢出氨基己酸,被禁止入境。
上述行業資深人士告訴化妝品觀察,一般消費者會認為海外品牌更天然更安全,但“中國法規相對來說其實更嚴格”。
他指出,一方面,我國關于化妝品的管理是依靠政府強監管,在新規出臺后,中國對于化妝品的法規其實相對于其他國家更加嚴格;另一方面,中國對原料風險把控也非常嚴格,一般國外禁用的原料,中國也時常跟進,所以“國貨只要合法合規的產品,一般安全問題不大”。
“國內其實需要改變對海外品牌的認知,避免過多地帶著濾鏡看海外品牌?!绷硪徊辉妇呙钠放品礁锌?,品牌面前,本無須太過劃分國際還是國內品牌,更無須因是國際品牌而高看它,“海外品牌也是良莠不齊”。
“但認知的改變,需要時間的沉淀。這也需要國貨不斷朝著科學、有效、安全的路上前進?!鄙鲜鲂袠I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