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S化妝與清潔護理用品服務全球首席科學家,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生物學博士,曾任教于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擁有數十年的研究經驗,近十年一直活躍于化妝品測試臨床研究領域。在SGS,姜莉博士負責集團全球所有臨床評估實驗室的技術指導,并且致力于皮膚測試評估技術和新方法的開發工作。
SGS:
SGS是國際公認的測試、檢驗和認證機構,被譽為可持續發展、質量和誠信的基準。
1878年成立于魯昂, 1981年在瑞士證券交易所 (SWX) 上市。目前共有互聯與產品、工業與環境、營養與健康、自然資源、知識與管理、電商及數字化六大戰略版圖,基本涵蓋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化妝品檢測行業資深檢測機構,提供成分、原料、成品、包材等化妝品全鏈路測試服務。
作為全球TIC巨頭SGS的化妝與清潔護理用品服務全球首席科學家,姜莉的日程不甚繁忙,臨床研究,學術交流,一系列關于化妝品檢測的工作填滿了她的日程,乃至我們的采訪最終選擇以跨國連線的方式進行。
相對皮膚微生態、膠原蛋白的定量分析,新的頭皮測試方法等前沿技術,姜莉更喜歡談一句樸素的話——“質量第一,實事求是”。
這既是一位職業科學家的天然素養,也道出了作為行業公信力化妝品檢測機構的立身所在。
2021年5月,新的功效評價法規正式實施,中國化妝品行業進入到“功效評價時代”。除了紛紛涌入的新檢測機構外,一系列責令整改的問題,也讓化妝品檢測市場在成為焦點的同時蒙上了一層使人目光失焦的面紗。
如果說今天的中國化妝品行業已正式從營銷驅動時代換軌至科學驅動時代,那“實事求是”就是科學驅動背后最好的注腳。
01
從基礎研究到臨床研究,
生物學家碰上檢測行業步入多學科融合
與其他化妝品領域的科學家不同,姜莉的入行可謂陰差陽錯。
在加入SGS以前,姜莉本是生物學領域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高中畢業即保送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提前一年畢業后赴美讀博,1998年底獲得加州理工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2003年應聘諾獎得主Dr. Alfred Gilman領頭的美國細胞信息傳遞聯盟機構,并在德克薩斯州西南醫學院藥理系任教,2008年獨立獲得美國衛生部研究基金,專攻G蛋白在免疫細胞的信息傳遞與功能......學霸的人生軌跡讓她早已躋身優秀科學家的行列,但正當人們準備下定論,這又是一位生物學領域的知名學者時,她跳進了化妝品這個時代漩渦。
2012年,姜莉決定從基礎研究領域轉入臨床研究,加入到全美國公認的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臨床研究機構Thomas J. Stephens &Associates, Inc(Stephens)。在其他人看來,這樣的轉型或顯突兀,但在姜莉眼里,人生在走過了數十年學術生涯后,可以選擇轉變一下反饋機制了。
“做基礎研究,特別自己做實驗室,到最后得出研究成果,歷程很長。當時就想轉到臨床科學,因為這樣會更快得到反饋,更有興趣?!?/span>
事實上,這也不是姜莉第一次因興趣驅動所做的選擇。2003年,在進入德克薩斯州西南醫學院時,姜莉就坦言,自己喜歡做大項目,興趣使然。而進入化妝品行業,她同樣沒有考慮職業發展、行業前景、薪酬待遇等普通而常見的因素,只是這一次,她的興趣正好碰上了正在轉變中的化妝品檢測行業。
2012年,伴隨人類基因組序列的完整揭秘,越來越多的生物學手段進入到化妝品檢測行業,當越來越多的定量化分析儀器與方法進入到化妝品領域后,初涉化妝品的姜莉便越如魚得水。
在Stephens期間,姜莉不斷將化妝品檢測推向定量化與科學化的方向,并一度引入跨學科的先進技術與儀器,幫助Stephens在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臨床研究領域奠定了行業地位。
2021年,伴隨SGS收購Stephens后,姜莉隨之加入SGS化妝品測試全球團隊,為SGS美洲、亞洲、歐洲的測試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并參與SGS全球發展的策劃。在這個成立于1878年的更大舞臺上,姜莉對自己的工作提出了“質量第一,實事求是”這樣的樸素價值觀。
讓姜莉沒有想到的是,她的第二次身份轉變,無意中又碰上了化妝品行業正在發生的巨變。
02
在“身份矛盾”的行業,
一定要弄清楚檢測的目的是什么
2021年5月,新的功效評價法規正式實施,明文規定的要求,讓化妝品檢測市場一度成為焦點。
據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底,國內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機構共309家,與2020年相比增加了50家。
不過在市場火熱的同時,問題也隨之而來。從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的一年間,共有多達55家檢測機構因檢驗過程不符合要求、檢驗記錄不規范等問題被藥監局責令整改。
作為檢測行業巨頭SGS的化妝與清潔護理用品服務全球首席科學家,姜莉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要弄清楚檢測的目的是什么?!皺z測機構做測試是為了廠家,廠家做測試是為了產品能夠推向市場,推向市場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一條線大家要想清楚?!?/span>
在更廣的意義上,這既是一個專業問題,也是一個身份問題。一方面源于部分檢測機構的專業度缺失,對質量把控的忽視。另一方面則是部分檢測機構為了留住客戶,放松了對產品的要求;或是客戶為了拿到檢測報告,放松了對檢測機構的要求。
姜莉介紹,在擁有百年歷史、檢測服務覆蓋全球140多個國家的SGS內部,質量把控會貫穿每一個細節。
“要找到合適的受試對象,要選擇合適測試時間,要做充足的數據支撐,要有過硬的人員培訓,還要有嚴格的方案執行?;瘖y品雖然是一個消費品,但針對性其實很強,每一步的微小差異,都會直接影響檢測的結果?!?/span>
在姜莉看來,檢測工作無小事。
而對于第二點,檢測機構一方面要滿足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保證行業第三方機構的公信力,對于這樣天然的矛盾身份,姜莉覺得風宜長物宜放眼量。
“產品確實是安全有效,才會滿足消費者利益,否則總歸會出問題,對客戶和檢測機構都不利。從長遠角度看,大家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span>
短期的利益或許能帶來短期的增長,但長期的公信才是檢測機構的根本所在。所以在檢測工作的最后一步,姜莉強調,寫檢測報告的原則,務必且只能是“實事求是”,“有效果就是有效果,沒效果就是沒效果。”
因為姜莉心里明白,作為行業的“基礎設施”,化妝品檢測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僅是檢測機構的立身根本,也是整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所在。
03
測試要跟上產品需求的變化,
要做前置的功效研究
2021年1月,新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其中明確提出,鼓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結合傳統優勢項目和特色植物資源研究開發化妝品。在經過一年時間的發酵后,2022年,“原料創新”成為國內化妝品行業的主旋律。
而當一系列新的功效成分開始愈加頻繁地被研發出來時,如何應對它們、做好相應的功效檢測?市場端的蓬勃發展給檢測行業提出了新的命題。
面對市場端正在發生的變化,姜莉既興趣盎然又馬不停蹄。
膠原蛋白的定量分析、新的頭皮測試方法,圖像技術、生物標記分析、遠程測試,皮膚微生態......無論是新的測試方法,還是新的測試技術,亦或是新的研究方向,這些新的探索就像一個個新的課題不斷吸引著姜莉這位職業科學家。
姜莉表示,作為SGS而言,一方面會做創新課題的前置研究,同時會根據全球市場的不同需求做針對性研究,另一方面也會緊跟市場的變化。所以在SGS的這兩年里,作為化妝與清潔護理用品服務全球首席科學家的姜莉,除了日常研究外,還與全球各大化妝品公司維持了高密度的學術交流。
與檢測行業內的其他科學家不同,除了功效研究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兩年的姜莉也十分關注檢測儀器與軟件的發展。在姜莉眼里,化妝品雖然是消費品,它所提供的價值輕重或許不如醫藥,“但護膚需求下的皮膚變化,與醫療需求下的皮膚變化,要小得多。而變化越小,對儀器的精度與要求就要高得多?!?/span>
無論是新課題的研究,還是新儀器與技術的發展,這都讓姜莉覺得這個行業“越干越有意思”。
在剛進入化妝品檢測行業時,姜莉曾清楚地記得,一位客戶將一臺價值百萬美元的精密儀器托付給她,充分的信任、緊密的交流、共同對于新課題的熱忱與通宵達旦的努力,讓姜莉至今難忘。
雖是跨界而來,但在SGS這家百年老店下,姜莉既延續了SGS的創新與誠信的傳統,也葆有了檢測人充沛的熱情。
或許在中國化妝品行業進入科學驅動時代的當下,新的原料與產品只是一段又一段的里程標識,“實事求是”的態度與“越干越有意思”的熱情,才是科學驅動這條路上最好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