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晚,華熙生物旗下品牌Bio-MESO肌活(簡稱BM肌活)發布一紙公告公開打假。
公告稱,BM肌活發現市場上仿照、假冒品牌名稱、產品名稱、標識、包裝的產品并進行生產、銷售等行為,對任何仿照、假冒品牌名義進行不法生產經營的行為,將采取相關法律手段追究侵權責任。
這不是美妝企業首次打假,也不是最后一例。今年以來,前有伽藍集團公共事務總經理陳娟玲在兩會提出,化妝品產業制假售假侵權行為顯著,建議加大打假力度,保護企業知識產權;后有頭部制造企業科絲美詩鄭重聲明打假維權,一場美妝打假大幕正在拉開……
年銷4億明星產品被“盯上”
美妝品牌(產品)遭仿制的現象一直層出不窮,處在發展快車道的BM肌活也未能“幸免”。
根據華熙生物財報,2022年BM肌活銷售額達到8.98億元,同比增長106.40%,照此發展速度,品牌今年邁過10億門檻毫無懸念。
截自華熙生物財報
在保持高增速的同時,BM肌活已完成多個大單品系列的打造,其中王牌產品當屬“糙米系列”。自2018年創立以來,BM肌活以糙米水成功突圍,通過不斷推陳出新,夯實“BM肌活糙米系列=專注油皮呵護方案”的品牌認知。
第三方檢測機構測試表明,BM肌活糙米系列的核心成分——糙米發酵精粹,能夠內源定向抑制油脂的生成,同時促進透明質酸合成酶表達,顯著提升透明質酸含量;還宣稱具有舒緩刺激反應,維穩肌底環境,提升肌膚抗氧化和抗糖化損傷的能力。
但正是這一扛起品牌價值認知的王牌系列卻屢遭仿冒。公告指出,涉嫌被假冒仿照的備案產品包含:Bio-MESO肌活糙米柔糯卸妝膏、Bio-MESO肌活糙米煥活精華水、Bio-MESO肌活糙米煥活精華乳。
其中既有明星產品,也有新晉黑馬,且在市場上銷售十分火爆。以Bio-MESO肌活糙米煥活精華水為例,在2021年雙11、2022年3.8、6.18,屢次躋身天貓爽膚水“熱銷榜國貨榜首”,截至2022年,該明星單品年銷售額已突破4億元,也是華熙生物第一個年收入過 4 億元的單品。
早在2022年9月,BM肌活就曾發布聲明稱,Bio-MESO肌活糙米煥活精華水被仿冒,已開展相關維權工作,從此次公告來看,假冒行為屢禁不止。同樣,此次被仿冒的Bio-MESO肌活糙米柔糯卸妝膏,是品牌于2022年底推出的新品,新品上市不足半年即遭仿冒,可見制假之猖獗。
多家企業被假貨牽連遭“點名”
如前言,數月以來,多家美妝企業加大對假冒、仿造的打擊,美業開啟“打假風暴”。
早前,中國醫藥集團發布公告稱,部分市場主體未經授權,擅自使用公司注冊商標,損害了品牌形象。同時公布了52家未經授權使用國藥集團注冊商標的企業名單,其中有7成是化妝品相關企業。
今年3月,科絲美詩也發文表示,通過法律手段進行了堅決的維權行動,已起訴、正在起訴或將要起訴的被告帶有“科絲美詩”字樣的單位總共有34家,其中被起訴的單位中,26家均已勝訴,其余8家還在維權中。
科絲美詩打假的成功,給一些假冒商家敲響了警鐘。而值得一提的是,其重拳打假的關鍵緣由是假貨對企業造成了無法根除的影響,甚至不少美妝品牌被假冒者牽連登上了官方“黑名單”。
在科絲美詩公告打假前,其曾聯合蜜絲婷共同發布緊急聲明表示,今年2月國家藥監局公示了57批次不符合規定的化妝品信息,其中,顯示生產企業為科絲美詩(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的“蜜絲婷水漾修護防曬霜SPF50+ PA++++”上榜,但經過雙方嚴格核查比對發現,被曝光的該批次產品并非科絲美詩生產,屬假冒偽劣產品。
從這次聲明來看,正品因為“假冒產品”背上了黑鍋。而有此遭遇的,還有巴黎歐萊雅和郁美凈。
圖源攝圖網
去年10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23批次不符合規定化妝品的通告。通告內容顯示,標示化妝品注冊人為天津郁美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郁美凈公司)的“郁美凈兒童霜”被檢測出產品所含菌落總數不合格。對此,郁美凈發布公告澄清,經公司與藥監部門復核,抽檢產品系假冒產品。
去年11月,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45批次不符合規定化妝品的通告。其中由蘇州尚美國際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歐萊雅新多重防護隔離露”在檢驗中發現,未檢出產品標簽及注冊資料載明的技術要求標示的防曬劑。隨后歐萊雅官方亦表示,該產品系假冒產品。
“市場監管越來越嚴,美妝品牌打假力度必須更強,否則類似因為假冒產品誤被官方點名的事情發生,影響力廣、面大,很難徹底消除負面傳播?!蹦硣浧放飘a品經理表示,假貨不僅影響品牌的控價體系,侵占正規產品的市場份額(假貨價格會低于正品很多),同時會對品牌的聲譽產生惡劣的沖擊和影響。
“直播、快團團是重災區”
“無論是國貨還是國際品牌,只要在市場上形成一定的規模,都會面臨抄襲和仿冒,但實事求是地說,無論打假力度多大,都很難徹底根除仿冒?!鄙鲜鋈耸刻寡?。
以花西子為例,近幾年一躍成為國貨頭部彩妝,知名度攀升的背后,也遭遇打“擦邊球”、被仿造的困擾。有一些是從產品、包裝盒,到頁面視覺全面仿冒,有一些是在商標、產品包裝、頁面視覺等方面以極為相近的設計山寨正品、誤導消費者。
“花西子打假力度已經夠大了,但也很難說現在市場上沒有假冒產品?!彼毖?,知名品牌的流行產品最容易被仿制,因為它們的特殊配方和設計很受歡迎,是經過市場和消費者檢驗成功的產品,這種假貨流通于市,回報率是很高的;另外,廉價的美妝產品也易于被仿制,“因為它們通常使用普通配方和包裝,仿制成本也比較低?!?/p>
行業資深產品經理郭曉峰建議,企業可以從包材、膚感、特殊劑型等方面著手給假冒者增加難度?!鞍挠玫暮?、比較獨家,假冒難度會大一些;另外一些大牌產品的特殊膚感和劑型也并不容易輕易模仿,雖然不能完全杜絕,但可以給假冒者增加難度?!?/p>
圖源攝圖網
從售假渠道來看,直播、快團團等成為重災區。BM肌活上述公告指出,仿造、假冒產品的銷售主要發生在拼多多、快團團、淘寶C店的部分店鋪。以“BM肌活糙米水”為關鍵詞在拼多多平臺搜索發現,部分店鋪在未獲得品牌官方授權書的情況下,以接近官方售價3折的折扣銷售產品,銷售少則幾百件,多達數萬件。
事實上,包括拼多多、快團團、直播等,正成為很多美妝品牌的線上主戰場,有業內人士曾在朋友圈爆料,某白牌日化產品,在快團團月銷售額可達數百萬。但遺憾的是,由于缺乏監管,這些新銷售渠道的造假、仿制現象層出不窮,讓許多美妝品牌被假貨夾擊。
“快團團本質是一個SaaS工具,一個產品團完即結束,消費者很難再找到之前的產品入口,且因為在社群進行極具私密性,這也給造假提供了空間,品牌授權可以P圖,公章也可以P圖,9.9元的美妝小樣一出就是幾萬單?!鄙鲜鋈耸垦a充說。
同樣,直播“即時性”這一特點,也為假貨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他坦言,“在直播間賣假貨,不容易留下把柄,就算主播打擦邊球、甚至賣假貨,但是鏈接可以隨時更換,直播講解記錄也無法留存,搜集證據很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