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
掃碼下載品觀APP,
與化妝品產業一同進化!
搜索

萬億護膚紅海,下一個賽點在哪?| 2023CiE新品趨勢③

趨勢原創 蔡杏 記者 ·  2023-02-13
聚焦一厘米寬,打造一公里深。


“一年之計在于春”,新年伊始,美妝玩家們便動作頻頻,尤其是護膚賽道,“戰鼓聲”激昂。

瑩特麗創始人推出全新護膚品牌DF18+,M·A·C則秀出高性能護膚系列正式進軍護膚市場,資本也紛紛把錢砸向護膚品牌,新玩家和老選手齊聚一堂,試圖分得一杯羹。

護膚賽道之所以被看好,或在增長黑盒頒布的《2023美妝個護新增量賽道報告》中窺見答案:功能性護膚賽道彰顯出持續生命力,在打破海外品牌壟斷、創新增長機會、深挖品牌護城河等方面取得發展突破,為2022年整體下滑的化妝品市場帶來積極信號,也為新消費穿越周期帶來了期望。

后疫情時代,萬億護膚賽道群雄逐鹿,品牌如何做才能搶占先機?又該如何打造持久的競爭力?

功效護膚仍大有可為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化妝品賣了3936億元,同比下滑4.5%,系歷史罕見的負增長。雖然化妝品市場一片蕭條,但護膚品類仍表現出強大的韌性,且趨勢向好。

據用戶說數據,2022年淘寶天貓美妝賣了2484億元,其中護膚GMV達1804.4億元,相較于彩妝的斷崖式下跌,護膚類目勢頭相對保持穩定。另據果集數據,2022年抖音平臺護膚類目銷售額同比增長80%,功效性護膚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41%,增速遠超其他品類。           

而據歐睿咨詢數據預測,2025年全球護膚市場將增至18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億元)。

這樣的大趨勢下,護膚品類的強勁勢頭正成為各大公司的增長引擎。

典型如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據2022年Q3財報,其總營收同比下滑36.1%跌至8.58億元,而護膚品業務凈收入同比增長33%至2.69億元,成為第二增長曲線;毛利率從上年同期67.9%增至68.9%,財報解釋稱,來自于護膚品牌的高毛利率產品銷售增加是主要原因之一。

華熙生物2022年Q3財報亦顯示,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潤雙增,同比增速分別為43.43%、21.99%。報告稱,在華熙生物現有業務中,功能性護膚品是其營收持續增長的最大“功臣”。

 微信圖片_20230213135017.jpg

米蓓爾(圖源自品牌官方微博)

基于此,歲末年初,在各企業新一年的規劃藍圖中,護膚賽道成為重點,新品牌、新產品扎堆涌現。

據化妝品觀察不完全統計,過去半年內共計有第十四章、KEY iN、AOXMED璦科縵等十余個護膚新品牌面市,而隊伍仍在壯大,譬如,上美在推出一頁和安敏優兩個護膚品牌后,今年還將推出高端抗衰(本文所指“抗衰”,是指抗皺、緊致等功效)護膚品牌山田耕作。 

護膚新品的備案數也穩中有升。據美麗修行大數據,去年12月共計有4.4萬件新品完成備案,雖然同比下滑了37.8%,但較11月環比上升了11.8%,趨勢向好。在這些新品中,57.6%的產品為護膚品類,備案數占比同比上升了1.3%。

 微信圖片_20230213135020.png

源自美麗修行大數據

與此同時,逐利的資本,也盯上了這塊蛋糕,紛紛押注護膚品牌。

譬如,科技護膚品牌溯華獲得數千萬戰略投資;敏感肌修護品牌戴摩道克獲得千萬元級種子輪融資;專研科技護膚品牌 YOUNGMAY樣美更是在半年內連續獲得兩次投資,前者由頭部玩家高樟資本領頭,后者則由新晉玩家若羽臣領銜。

風往哪吹?

綜合來看,2023年護膚市場熱度不減。那么,新一年,護膚賽道的風往哪吹?

1、抗衰賽道持續火熱。

“區別于普通護膚品,功效護膚品因其醫研背景或原料背景,具備強大背書與說服力,更受消費者青睞?!币黄谝粫撌既死衔恼f道。而在抗衰、修護、美白等深層功能性選擇中,抗衰風頭更甚。

申港證券的一份報告顯示,從抗衰途徑上看,2022年62.4%的消費者選擇使用護膚品抗擊衰老,僅次于健身(68.2%);從護膚品功效選擇上看,55.6%的消費者注重抗衰老/初老功效,僅次于補水保濕(57.8%)。

 微信圖片_20230213135022.jpg

韓國天然抗衰品牌KISSMUSES(品牌方供圖)

“入局抗衰也是品牌高端化的選擇?!蹦硺I內資深人士補充道,前幾年推出的抗衰產品單價均很低,現今品牌切入抗衰賽道可提高單品價格,三四百的單品變多了。而此前化妝品觀察總結的2023年十大趨勢,品牌高端化便是趨勢之一(詳情見《美業2023,都在這10大趨勢里》)。

典型如珀萊雅,以抗糖、抗氧化、淡紋為主打賣點,推出雙抗精華、紅寶石精華系列爆款,商品價格也實現躍升,單品售價突破300元價格帶,最高近600元。

2、“純凈美妝”是大勢所趨。

據用戶說數據,“可持續美妝”在社媒上的聲量近兩年來同比增長229%。另據艾瑞咨詢預測,2024年中國純凈護膚市場規模最高可達2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3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2%。

品牌端的動作也印證了這一點,繼去年歐舒丹收購“純凈”美妝護膚品牌Grown Alchemist,雅詩蘭黛投資可持續美妝Haeckels后,今年初,LVMH集團、歐萊雅和資生堂等美妝巨頭哄搶伊索Aesop,也是窺探到了純凈美妝的發展潛力。

“在可持續的政策導向下,純凈美妝將成為未來主旋律?!被撌既她徧熨F表示,而就在去年7月,花皙蔻聯合廣東省化妝品學會制定的《化妝品純凈美妝通則》出爐,自此,中國純凈美妝的發展進入了有標可依的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上美集團旗下護膚品牌一葉子,煥新升級后的新定位便是聚焦“純凈美容”,并牽手天貓美妝、TMIC、凱度,發布了國內首份《純凈美容行業白皮書》,助力中國式純凈美容概念在國內生根。

如何搶占先機?

需求端的爆發式增長,導致參與者蜂擁而上,品牌如何做,才能搶占先機?

1、加碼科研創新,建立核心競爭壁壘。

“功效護膚已有‘內卷’之勢,如何打造出產品差異性,成為擺在眾多入局者面前的新課題?!痹诹智遘巹撌既藢O來春看來,消費者已從“成分黨”升級到“功效黨”,對品質和科技的投入提出極高的要求。

而原料端的科研創新能力決定了終端產品的競爭力,逐漸成為行業共識。前有國際大牌歐萊雅、雅詩蘭黛、SK-II憑借玻色因、二裂酵母、Pitera等獨家原料構筑壁壘,后有本土企業華熙生物、巨子生物通過玻尿酸、膠原蛋白等優勢發展護膚業務,一路高歌。

為了通過獨家成分建立核心壁壘,伽藍集團研發了抗衰成分喜默因,歐詩漫推出了美白成分“珍白因?Pro”。而就在不久前,花皙蔻攜手萱嘉生物成立了“純凈美妝創新研究中心”,為原料研發帶來更多創新與可能。

還有一些品牌聚焦于單一有效成分的深耕。比如,林清軒專注紅山茶花研究十余年,獨家核心成分“清軒萃”如今已迭代升級至4.0版本;福瑞達旗下的頤蓮亦專注于玻尿酸成分的科研,目前已更新到第六代。

2、深耕細分賽道,開拓新市場增量。

護膚賽道越來越卷,消費者也日趨挑剔,而一些新銳拼品牌正是通過深耕細分賽道,在傳統品牌與國際大牌的“圍追堵截”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譬如,同為抗衰賽道掘金者,米蓓爾以國產玻色因為主角,推出輕齡緊致系列;養生堂“時空彈”精華主打“無水護膚”理念,面向25-40歲有強烈抗老需求的熟齡肌用戶;KISSMUSES則專攻頸部抗衰,直擊頸紋問題突出的人群痛點。

憑借差異化競爭力突圍的還有頤蓮和一期一會,前者基于市面上的護膚品多為水、乳、液、霜、膏等常規形態,抓住噴霧這個藍海細分賽道,借助獨家玻尿酸技術,最終獲得爆發;后者則首創“今日份鮮護膚”的理念,產品即拆即用,受到追求天然、無刺激、無防腐劑添加的消費群體的青睞。 

 微信圖片_20230213135026.jpg

頤蓮(圖源自品牌官方微博)

3、吃透新規,做到合法合規。

合法合規是所有企業和品牌的通行證。據化妝品觀察此前報道,新的一年,化妝品需上傳全部原料的安全資料、五一之前需完成功效補錄以及標簽更新(詳情見《17大新規!明年美業迎巨變》)?!盁o功效不護膚”,相較于彩妝,護膚品類受到新規的約束無疑更多,其中補錄功效就難倒了不少品牌。

“五一之后,一大批老產品將退出市場?!蹦硺I內資深法規人士坦言,宣稱美白功效的老產品,基本上都無法按照新規要求補錄功效依據,低端的普通化妝品也基本上不具備所宣稱的功效。

孫來春認為,監管政策的收緊,無疑給化妝品企業帶來新的挑戰,但也帶來了一個相對良性和公平的競爭環境,“‘野蠻生長’時代一去不返,短期看會加劇市場的優勝劣汰,長期看將增加中國品牌的競爭力?!?/span>

“耐得住寂寞,等待開花結果”

據化妝品觀察此前報道,過去一年,至少有25個品牌淘汰出局(詳情見《上百品牌“死傷慘重”,美業如何奪回失去的三年?》),其中有近10個是護膚品牌,既包括主打成分黨的新銳品牌芳璣,也不乏像茶靈這種背靠國際集團的知名品牌。

但在一片蕭條中,仍有不少企業逆勢增長。

歐詩漫基礎研發部總監王菁指出,品牌打造持久競爭力有兩個核心點,一是將過往的經驗標準規范化,同時保持不斷的科技探索和創新能力,二是具備包容度和敏銳度,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

 微信圖片_20230213135029-tuya.png

養生堂(圖源自品牌官方微博)

老文表示,內容營銷、渠道推廣都很重要,但產品是品牌和消費者溝通的唯一媒介,“我們在任何渠道對消費者的承諾,最終是否兌現都是基于產品,消費者對產品和品牌理念的認可才是根本?!?/span>

他提醒,品牌應把重心放在產品研發和質量把控上,不過,“研發投入在短期內很難看到結果,要耐得住寂寞,等待開花結果?!?/span>

龔天貴亦持有相同觀點,他認為,自建研發團隊成為參與競爭的入場券,各品牌在新功效、新專利、新原料等各個維度的競爭漸趨白熱化,但依然只有極少的品牌能夠真正進行基礎研究,“科研要有戰略耐心,不應作為營銷噱頭,品牌要找到自己的窄門,做一厘米寬、一公里深的事情?!?/span>

孫來春則分享道,林清軒在去年依然實現正增長,源于做對了三點:一是以用戶為中心,憑借好口碑拉動高復購;二是硬核科技,深耕研發與科技創新迭代;三是線上與線下相互打通,開啟渠道新零售模式。

在其看來,作為品牌方,要提早布局自己的科研體系,尤其計劃做高端護膚品,沒有十年、二十年的科研沉淀,很難打造有持久生命力的超級單品和品牌,“后疫情時代,唯有秉持‘研發為王’理念,且在某一研發領域有多年沉淀的企業,才能借勢而起,占據‘新功效護膚時代’的高地?!?nbsp;   

【版權提示】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品觀網/品觀APP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對本站其他內容有授權需求,請聯系meiti@pinguan.com。
廖嘉鑫...   等1273人看過此文章

參與評論(0)

登錄后參加評論
參與討論前請先登錄
發表評論
點擊加載更多
品觀網

蔡杏

記者

最新會議

全部會議

2023CiE美妝巡展·鄭州站

2023/05/23-23

鄭州美盛喜來登酒店

廣告
品觀APP
  • 品觀新聞
  • 品觀找貨
  • 品觀知識
下載品觀APP,與化妝品產業一同進化!
廣告

相關閱讀

?
Copyright ? 2019 品觀科技版權所有 / 鄂ICP備17026809號-1 鄂公網安備42010602003314號
欧美眼影和日韩眼影,日本激烈高潮无码观看,我半夜摸妺妺的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