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6日),美麗田園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麗田園”)在港交所敲鐘,成功摘得港股“美容院第一股”。
圖源美麗田園官網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1993年,美麗田園便在海南省成立了公司首家門店。經過30年發展,美麗田園如今已是一家橫跨生活美容、醫療美容及醫療健康三大業態的綜合醫療健康產業公司。
此番上市,美麗田園全球發售4053.65萬股,其中中國香港發售股份405.4萬股,國際發售股份3648.25萬股。其中,面向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得超22倍認購,國際發售部分獲4.7倍認購,募集資金凈額約3.87億港元。
截至今日收盤,美麗田園股價報29.65港元/股,漲幅53.47%,總市值68.37億港元。
“美容界愛馬仕”
4大品牌貢獻近18億
近三年,美麗田園的業績走出了一條“陡峭”的曲線。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美麗田園的營業額分別為14.05億元、15.03億元、17.8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2.59%;歸母凈利潤為1.47億元、1.51億元、2.0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7.42%。
不過,2022年上半年,美麗田園的營業額僅為7.34億元,同比下滑12.25%,歸母凈利潤為0.15億元,大幅下滑84.4%。美麗田園在招股書中解釋稱,2022年公司受到疫情等外部因素影響,門店經營不穩定,且客戶整體需求也有所下降,導致營收和凈利雙下滑。
而上述業績,主要由美麗田園旗下的4大品牌門店完成。
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擁有美麗田園、貝黎詩、秀可兒以及研源醫療四大品牌。其中,美麗田園和貝黎詩主打傳統美容服務,秀可兒定位醫療美容,研源醫療定位亞健康服務。
截至 2022年6月,公司在全國100個城市擁有177家直營店和175家加盟店。直營店中,美麗田園和貝黎詩兩大品牌擁有154家門店,占總數的87%。其中,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傳統美容服務。
僅以美麗田園品牌為例。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該品牌營業收入分別是6.76億元、6.96億元、8.56億元和3.51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48.1%、46.4%、48.1%和48%。
美麗田園旗下門店的會員,也成為其業績的一大亮點。招股書顯示,其直營店提供的傳統美容服務,顧客到店次數由2019年的77萬次增加至2021年的99萬次,人均消費金額從10596元增長至11843元。因其價格之高,故被不少人稱“美容界愛馬仕”。
而其醫療美容服務的活躍會員和客單價也十分可觀,2021年,該服務的消費人數為1.7萬人,人均消費金額高達39833元。
3年半賠付近6000萬
增長之下的隱憂
業績快速增長的美麗田園,退費及賠償也連年增長。
據美麗田園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美麗田園共收到了3877名客戶的4093項退款申請,每項申請的平均退款金額為14000元。此期間,公司退款及賠償額分別約為1010萬元、1930萬元、2190萬元和820萬元,分別當期收入的0.7%、1.3%、1.2%和1.1%。其三年半時間賠付總金額達到了5950萬元,其中,與投訴相關的總金額為990萬元,占比高達16.6%。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美麗田園旗下的公司因“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被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管局罰款20萬元;2020年,美麗田園旗下的另一公司因“經營、使用未依法注冊、無合格證明文件以及過期、失效、淘汰的醫療器械”,被沒收物品,并罰款15.4萬元。此外,美麗田園還因醫療手術引發多起醫療糾紛事件。
一系列負面輿情,背后或與美麗田園在專業能力上的短板不無關系。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美麗田園擁有3618名員工,其中,注冊醫生110人、注冊護士128人、藥劑師13人,三者總數僅占員工總數的6.9%。
圖源美麗田園官網
在研發投入上,美麗田園也顯得相形見絀。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美麗田園醫療研發費用分別為914.2萬元、1267萬元、1802.9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收的0.7%、0.8%、1%。但同期,其銷售開支分別占營收的19.8%、18.0%、16.8%。
不過,美麗田園的負面輿情,并非個例。據企查查數據,至2022年12月,有行政處罰的醫美企業超過7420家,有裁判文書的醫美企業超過5450家。其處罰原因主要涉及到稅務、醫療廣告違規、使用未取得處方權的人員開具處方、未取得《醫療機構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等。
處罰數量的高企,背后是國家監管部門及相關平臺對醫美行業的大力整頓。
據化妝品觀察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今,國家有關部門已頒布6則關于醫療美容的政策文件,監管內容包括不良經營、非法醫療美容和醫療廣告等方面。此外。自2021年6月起,小紅書、美團、抖音等平臺,也開始對醫美痛下“殺手”——包括但不限于取消對私立醫美機構的專業認證、處罰造假醫美機構、禁止醫療健康類認證創作者新開通商品分享功能等。
5000億大市場
“霸主”尚未長成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美麗田園所涉足的三大核心業務,都處于極具潛力的賽道。
2021年,中國傳統美容服務市場規模達到403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5.3%,預計2030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6402億元。
非外科手術類醫療美容服務的增速更快——2017年,國內接受該服務的人群為600萬人,而2021年增長至2030萬人,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35.7%。同年,該市場規模約為977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415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7.5%。
相較于上述兩大業務,中國亞健康評估及干預服務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不過增速也十分可觀。2021年,這一市場規模約為70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29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7.1%。
根據美麗田園招股書及首創證券研報數據,美麗田園在中國傳統美容服務市場和中國非外科手術類醫療美容服務市場分別位列第一、第四名。不過,在兩大市場,美麗田園的市占率分別僅為0.2%、0.6%。
在上述三大市場,即使每個服務市場的前5大主要參與者,總市占率分別也僅為0.7%、6.3%以及24.2%。這意味著,美麗田園主要業務所處的是一個高度分散市場,在全國范圍內,都沒有“霸主”出現。
有分析者指出,“事實上,傳統美容護膚市場和醫美領域的市場參與的技術門檻較低,且市場參與者良莠不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該行業龍頭效應的出現?!?/p>
對于美麗田園而言,今日上市成功,或只是傳統美容和醫美市場的一劑“強心針”,至于能在高度分散的傳統美容和醫美市場走多遠,靠的,是其在專業能力和科研的投入上,愿意拿出多大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