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
3批次
強生子公司與貝德瑪中國被查出不合格化妝品
1月10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21年上海市化妝品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監督抽查》顯示,本次抽查了63批次產品,經檢驗,3批次不合格。其中包含上海貝德瑪化妝品貿易有限公司的貝德瑪舒妍多效潔膚液,以及上海噯呵母嬰用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LaboLabo煥膚毛孔細致啫喱。主要不合格項目均為凈含量不合格。
據了解,上海貝德瑪化妝品貿易有限公司為品牌“貝德瑪”中國運營公司。而上海噯呵母嬰用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為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24家
化妝品企業主動注銷許可證
近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通告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及《化妝品生產許可工作規范》的有關規定,已經依法注銷廣州市亞藍卡化妝品有限公司、百草堂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24家化妝品生產企業的化妝品生產許可證。
據了解,24家化妝品生產企業均為主動注銷化妝品生產許可證。
64572元
上海一酒店因經營未備案的普通化妝品被罰
日前,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公示,關于城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中山南路分公司涉嫌經營未備案的普通化妝品案,該公司因經營未備案的普通化妝品“CiTiGO”和未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被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警告、罰款64572元并沒收違法物品。
據了解,在該公司查出“CiTiGO”標識的化妝品4種,洗發液21瓶,護發素22瓶,沐浴露39瓶,洗手液41瓶。
5家
100余家檢測機構被點名
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關于2021年度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120家機構僅12家通過抽檢,其中被隨機抽檢的5家化妝品檢驗機構中上海復碩正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優檢安評(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這2家被要求責令限期改正并作后續調查處理。
根據監督抽查結果,100余家機構被要求自行整改后通過或責令限期改正,不合格率高達9成。
兩家
醫美機構因發布違法廣告被罰
據報道,智善美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合肥奧美醫療美容門診有限公司兩家醫療美容機構,日前因在美團APP發布違法廣告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據了解,兩家醫美機構都涉嫌違反《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被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并分別罰款600元及1294元。
智善美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在美團APP發布的廣告,涉及醫療技術、診療方法,二者皆涉及利用患者、衛生技術人員形象作證明。
20萬
企業經營冒用未經注冊特殊化妝品被罰
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廣州海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經營冒用批準證明文件、未經注冊的特殊化妝品,被沒收未經注冊的特殊化妝品采潔防曬霜847支,沒收違法所得1440元,罰款人民幣20萬元,罰沒款合計201440元。
當事人銷售的化妝品標簽內容不真實,且經銷未經注冊特殊化妝品都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責令當事人改正銷售未經注冊的特殊化妝品的行為。
資本
數千萬
男士個護品牌藍系完成A輪融資
近日,男士個護品牌藍系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梅花創投領投,玖創資本和金慧豐資本跟投。該融資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渠道拓展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藍系成立于2020年,面向18-25歲的男性消費群體,目前已推出12款SKU,產品客單價在百元左右。
據了解,該品牌主打產品為多效賦能精華水、四合一多效洗浴乳、滋養潤唇膏、口氣清新噴霧以及水楊酸清膚沐浴露。
8.27億
Oddity獲新一輪融資
日前,以色列美妝品牌 IL Makiage母公司Oddity宣布完成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27億元)的新融資。本輪投資由Thomas Tull、全球投資管理公司 Franklin Templeton 以及First Light Capital Group領投。融資后對Oddity的估值高達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5.48億元),所得資金將用于向現有股東收購股票。
Oddity是美國一家美容品牌運營商,其CEO表示,將于2月推出第二個品牌SpoiledChild,包括護膚、護發等品類。
24小時
拜爾斯道夫投資德國皮膚診斷公司
1月11日,妮維雅、萊珀妮的母公司拜爾斯道夫宣布,將通過其風險投資部門OSCAR&PAUL投資德國新銳在線皮膚診療平臺 Dermanostic 。據了解,該公司提供基于應用程序的皮膚病學診斷服務?;颊呱蟼魅龔堈掌⑻顚懖∈?,就會有皮膚科醫生在24小時內進行診斷。同時,可以為個人皮膚問題提供快速解決方案。
相關負責人表示,拜爾斯道夫未來將為消費者提供正確的皮膚解決方案,而與Dermanostic的合作是公司數字化戰略的一個相關方面。
86.84億元
貝恩和CVC或將收購英國藥妝連鎖店Boots
據外媒報道,世界上最大的兩家收購公司Bain Capital和CVC或將聯手以數十億英鎊(約合人民幣86.84億元)的價格收購英國多品牌藥妝連鎖店Boots。Boots目前擁有2000多家門店,員工超過5萬名。該公司最近還重組了諾丁漢總部和門店管理團隊。
據了解,兩家私募公司接管后計劃發掘該零售商在線上市場的潛力。這場收購或許是多年來全球最重要的商業連鎖交易之一。
市場
57.4%
陶氏化學被征收反傾銷稅
1月10日,商務部連發兩次公告,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相關乙二醇和丙二醇的單烷基醚因補貼,導致國內相關產業受到實質損害一案,做出最終裁定,明確自1月11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相關乙二醇和丙二醇的單烷基醚征收反傾銷稅,為期5年。對美國公司征收的反傾銷稅稅率為陶氏化學公司57.4%,其他美國公司65.3%。
據了解,陶氏化學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化工企業巨頭之一,也是化妝品行業知名的原料技術供應企業。
首份
多家美妝企業獲RCEP原產地證書
自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多家化妝品企業地已獲得RCEP原產地證書。據公開消息,1月4日,浙江卓爾雅美妝有限公司獲得浦江簽發的首份RCEP原產地證書。宜昌天美國際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為湖北首家RCEP項下經核準出口商,該公司為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
RCEP原產地證書的簽發,降低了各公司跨境貿易的關稅成本,促進各國商品以及制造業原材料等低成本高效流動。
品牌
兩個
資生堂將出售Za和泊美
近日,有消息稱資生堂集團將出售旗下Za姬芮和泊美兩個品牌,預計在3月份完成交易,具體交易金額暫未披露。交易完成后,將由URUOI負責泊美和Za姬芮今后的發展規劃,但資生堂仍然會在過渡期間為相關產品的生產提供支持。據不完全統計,資生堂在近一年多時間已經出售15個品牌。
泊美誕生于2001年,是專為中國女性所設計的專業植物系護膚品牌。Za姬芮創立于1997年,產品涵蓋有彩妝妝前、底妝、眼唇等。
10萬+
至本因原料缺貨面臨斷供
近日,新銳護膚品牌至本因受原料斷供影響,月銷10萬+的產品舒顏修護卸妝膏被迫下架近一月。有人稱自己去年雙十二購買的至本卸妝膏仍未發貨。對此,至本發布公告表示:受相關原料清關持續遇到延誤的影響,旗下舒顏修護卸妝膏面臨斷供,無法按照原計劃完成品牌產品舒顏修護卸妝膏的生產與發貨工作。
至本方面表示,由于無法預知原料斷貨的情況是否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將對未收到產品的消費者提供兩款其他產品的小樣作為補償。
20多年
Chanel回應林清軒山茶花事件
日前,法國奢侈品牌Chanel香奈兒發布聲明,回應了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指責香奈兒不正當競爭的事件。聲明表示,20多年來香奈兒專注于山茶花美妝產品的研究,且香奈兒在法國戈雅克擁有專屬山茶花種植園和植物分析實驗室。香奈兒聲明發布后,林清軒創始人回應 “致敬科技:林清軒10年內獲得了64項專利”。
公開信息顯示,上海林清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申請注冊“林清軒紅山茶”“林清軒紅山茶花”“紅山茶花抗老”商標,國際分類均為廣告銷售。
首批
云南白藥旗下公司在香港推出大麻化妝品
1月12日,云南白藥發布公告,其控股公司萬隆控股推出首批CBD產品,該產品已在香港bigbigshop網店上市,暫不在大陸銷售。過去3年間,萬隆控股與云南云藥有限公司,在工業大麻產業鏈開展了一系列工作。1月4日,云南白藥公布全面要約收購萬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部股份進展情況。
據了解,該系列主要產品有精油、唇膏、沐浴露、洗發水等。
電商
7大
多平臺明令禁止好評返現
近日,淘寶、京東等7大電商平臺相繼更新評價規范細則,明令禁止商家引導用戶好評返現,并將打擊平臺商家“虛假營銷”等行為。細則指出,對于違規的賣家,平臺將采取下架商品、扣分、店鋪商品搜索降權等處理措施。同時,對買家的“差評勒索”行為也作出了限制。
這意味著,化妝品電商將面臨“政策”和“平臺”的雙重監管,走向規范經營。
0.01元
屈臣氏主播辱罵消費者
相關消息稱,屈臣氏主播近日在直播間因為面膜優惠活動的事情辱罵消費者。據了解,事件起因是屈臣氏在美團平臺推出了面膜優惠活動,消費者用優惠券后,可以用0.01元的價格買到面膜。但后續屈臣氏不發貨并要求消費者申請退款。因屈臣氏中國直播間在銷售同款面膜,部分人詢問面膜發貨問題,遭到了主播的辱罵和后臺工作人員的拉黑。
相關規定顯示,如果商家拒絕發貨則構成違約行為,消費者可以選擇要求商家繼續履行合同或者終止合同選擇退款并要求商家賠償損失。